在商务部发布的去年中国企业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前50名中,在大部分从事基建、冶金和水利等国企的行列中,通信设备商成为一个独特的亮点。
华为、中兴通讯(行情股吧)和上海贝尔都榜上有名,而且排行靠前,华为更是排在第一位,完成了56.7亿美元的项目。事实上,华为和中兴等拓展国际市场时,欧美等国家的良田沃土,早已被西方公司抢占一空,只有在那些偏远、动乱、自然环境恶劣的地区,才给华为和中兴留下机会。
而如何鼓励这些技术型员工前往这些艰苦市场,成为这些公司正在修炼的重要内容。
待遇优厚
“我们公司去欧洲的名额很紧俏。”中兴通讯相关人士表示,只要欧美等市场一有内部招聘的空缺,即使没有特别好的待遇,公司内部也有大批人排队申请,但公司则更为鼓励员工去艰苦市场。
首先,针对艰苦市场的补贴就成为重要的吸引力。如华为就在去年对“外派补助制度”进行了新改革,加入了艰苦系数,艰苦地区补助进一步倾斜。
据华为内部人士透露,外派补助包括三项:外派离家补助+艰苦补助+伙食补助。在等级列表中,欧盟/美国等富裕国家为0,非洲大部分国家以及孟加拉等国获得了倾斜。不仅在补助额度上向艰苦地区倾斜,而且大幅提高了“最艰苦”地区的比例。
而中兴通讯的待遇构成也类似,大学刚毕业的学生,只要被华为和中兴等派驻非洲等艰难地区,3年之后百万收入不是梦。
上海贝尔国际外派人员的福利条款与阿尔卡特朗讯全球的国际外派人员保持一致,公司为外派员工提供保险、当地住房、外派员工可以带家属和子女,还有生活津贴和艰苦津贴。
另外,公司为外派员工提供语言支持,为随行家属提供跨文化课程,为子女提供国际学校,公司负责搬家所需的国际运费等等。
“艰苦国家一般一天补助在七八十美元。”中兴内部员工透露,根据艰苦情况也有高低差别,很多职场新人在海外工作一两年,就能赚到房子的首付。而战争地区还有战争补助和相应的保险,甚至特别假期。
而华为也有其他福利,比如对那些前线竞争进行投标、进行高强度作业、压力太大的员工,可以短时间到海滨去度假,费用由公司支付。还有一些奋斗强度太大,短时间身体不太好的,可以临时拖到五星级酒店缓冲一下。
在保险方面,华为使用的是国际一级救援,比如购买美国AIA的保险,每年为员工支付的各种保障费用数亿元,如果一旦华为员工在海外有意外,就有直升机送他们到认证的医院去抢救。
“每次有人回国换班,大批诸如老干妈辣酱等中国风味的食品就会被带到国外。”中兴通讯人士称,除了“硬性”的补贴,公司也注意对员工的细节关怀。
个人提升
然而,对于外派员工来说,真正富有魅力的并不是公司提供的丰厚待遇,而是通过在海外的历练和经验积累,使个人业务能力得到提升。
而这也恰恰成为中国公司在海外拓展市场的重要驱动力。
很多员工冒着生命危险。因为在战乱和有冲突的国家和地区,员工不得不面对外出办公的工作,比如在巴基斯坦,中国移动等运营商要求中兴和华为在几个月内交付几千个基站,而这些基站遍布平原和山区,工作充满危险和不确定性。
有通信设备商相关人士提醒说,虽然有种种保障,但是一些风险仍是需要员工在充满工作斗志之前,要进行考量和注意的。一般而言,公司会安排心理培训、安全培训和当地文化的了解,以及尽量在安全地区找住所。比如在当地治安、环境相对好的区域找房子,甚至靠近当地军队驻扎的区域,可一些风险和问题仍无法避免,这也是除了忍耐远离祖国的孤寂之外,赴外的最大风险。
在中国,30岁左右的员工是被外派到发展中国家的主流。这些可塑性强、工作热情高、好奇心旺盛、知识与当地文化接受力强的员工不仅在为自己的积蓄进行“原始积累”,他们更看重的是通过在海外的历练和经验积累,使个人业务能力得到提升,为个人的职业发展挖到第一桶金。
中兴通讯巴基斯坦分公司CDMA项目经理秦俊骅就曾被中兴树立为“典型”,他从浙江大学毕业就进入中兴工作,同年被派驻巴基斯坦。由于业绩突出,秦俊骅在巴基斯坦迅速成长为智能网工程师、CDMA核心网工程师,直至带领百人以上团队,完成总价值几亿元人民币的大型项目。